發布時間:2019年03月07日
2019年3月4日至6日,根據白云區對口幫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安排和部署,肖焱副總經理、王勁等2人代表集團隨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、幫扶辦主任鄧穗平及區屬其他15家單位代表35人,乘動車前往貴州平塘縣對接相關深度貧困村,考察調研結對貧困村狀況,了解貧困村幫扶需求,商定幫扶項目等。
5日上午,平塘縣政府王曉立縣長主持召開白云區——平塘縣攜手奔小康結對座談會,白云區人大副主任鄧穗平等37名代表出席。會上,王曉立縣長和鄧穗平副主任先后講話,明確此次結對幫扶是政治任務,要完成兩個轉化即“從政治任務轉化為自覺服務再轉化為長期對接”,幫扶單位是“主幫而非主助”,應“雪中送炭,而非錦上添花”,要求各幫扶單位切實聚焦深度貧困村、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,幫助對象更新思緒、轉變觀念,送政策上門,精準扶貧,帶動結對幫扶對象共同發展致富,切實把結對幫扶工作落實到位,同時要求在工作中注意尊重少數民族民風民俗。同時,要高度重視高質量完成“一達標、二不愁、三保障”(“一達標”即人均純收入達到3747元;“二不愁”即吃穿不愁;“三保障”即醫療、住房、教育基本得到保障)及“提升群眾滿意度”的考核要求。
5日下午,肖焱副總經理帶隊隨通州鎮人大主席赴黨振村實地考察,在村經濟合作社召開座談會,鎮領導及州縣派駐干部、村常務干部共6人參加。其間,村第一書記、州水務局的陳安平同志介紹了黨振村基本情況,尤其重點介紹了該村脫貧情況。
黨振村位于通州鎮政府所在地西北部,是該鎮2個深度貧困村之一,距鎮政府10千米,由黨振、松查兩村合并而成,轄區面積37.84平方千米,有19個村民小組,人口684戶3042人。該村現有正式黨員58名(男47、女11),預備黨員1人,入黨積極分子1人;干部22人,村級常務干部4人,縣鎮網格長2人,州縣派網絡員12人,鎮派網格員4人。該村登記貧困439戶1884人(貧困率分別為64.2%和62%),近5年脫貧410戶1822人(分別是2018年度 247戶1042人,2017年度 8戶41人,2016年34戶142人,2015年度 80戶400人,2014年度 41戶197人),未脫貧29戶62人,低保戶62戶126人,五保戶4戶4人,貧困發生率為2.1%。該村現有耕地2268.8畝,其中三分之二流轉給村經濟合作社種植經營,村民經濟收入主要以種植白茶、水稻、牧草,養殖牛及勞務輸出等。
2016年,該村成立種養專業合作社,通過資金入股189戶850萬元,主要采取“支部+合作社+貧困戶”模式發展肉牛養殖、牧草種植、蔬菜種植等,實現社員覆蓋所有村民。2017年度分紅110萬元,2018年底分紅122萬元(入股分紅、土地流轉、務工工資)。其中,2018年種植優質水稻500畝、白茶600畝、牧草250畝,養殖肉牛200余頭,發放鴨苗每戶200羽,共帶動貧困戶均增收1000元。2019年,計劃種植優質水稻600畝,擴大養殖肉牛至500頭,新建大米加工廠1個。
陳安平書記稱,在縣、鎮政府大力幫助下,黨振村水電路訊已基本通村入戶,村民集中居住村舍基本建成,尚余7戶危房(每間危房整修費用約1.5萬元,平塘縣2019年有專項資金著力解決住房安全問題,黨振村在積極申請)需要改建;預計19年可如期順利完成“一達標、二不愁、三保障”考核。但在提升群眾滿意度的工作方面,仍有短板,現仍缺一些提升環境質量和生活品位的民心工程,如農村整體環境衛生與垃圾處理問題、路燈亮化安裝等。陳書記指出尤其有五個方面問題希望得到幫扶解決:一是希望幫修垃圾處理池(簡易焚化池),每處4500元左右,每個重點村組需要2-3處,其它村組需要1處;二是希望援裝200盞太陽能路燈,每盞造價2000元左右;三是希望幫助解決村內約有200名45至50歲人員就業問題;四是幫助村內拓寬融資渠道,以貸款或投資方式籌建農產品、蔬菜牛肉冷凍加工工廠,并尋找可持續外銷渠道;五是持續的產業、消費、電商幫扶等,也希望我司可以長期對村內“扶志扶智”。
3月6日上午,通州鎮鎮長和鎮人大主任在鎮政府座談會上表示,黨振村民房、道路等基礎設施已納入縣統籌工程解決、村經濟合作社肉牛產業相對成熟,希望我集團能幫助該村援建垃圾池、援安太陽能路燈、幫構農產品暢通銷售鏈,以帶動該村經濟增收、村民早日“脫貧致富”。